监控室及机房及监控室走线线缆种类:包括通讯线、电源线。通讯线要求必须采用带有屏蔽层的线缆,且通讯线和电源线尽量保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(15cm以上);若通讯线和电源线垂直时,建议采用厚度在1.6mm以上的铁板覆盖交叉部分,平行距离小于15cm时,中间建议放置金属隔板,以防止对设备通信造成影响;
布线方式:主要分为上走线、下走线两种布线方式,下走线施工方便省钱省工而且美观,但维护与机房及监控室扩容时比较麻烦。而上走线要搭桥架,比下走线易维护、易扩容,但不易防尘、灰尘比较多;(根据机房及监控室建设的实际情况考虑采取其中一种走线方式)线缆走向应尽量顺着线缆的自然状态布线,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(曲率半径不小于线缆直径的10倍)要求,并且在一定的距离进行绑捆,室内网络布线,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,并标示明显的持久性标记。
布线规范——现场布线:
1、 应尽量多用中间接线盒以减少航空插头的数量,但应注意:不同电压等级的线不能在同一空走电缆上。
2、 地上走线应放置电缆桥架(厚度位2mm),并附带扣式盖子,光纤网络布线,桥架应可靠接地。
3、 制作航空插头时,各针线焊接应牢固可靠。航空插头母座处应打印贴纸标示,连接处部电缆的公头处应用扎带固定标示牌对应标示。
4、 机器本体上使用的线槽,电话网络布线,金属软管等须以固定夹固定,不可采用粘附的方式。
5、 检知元件(如:光电开关、电磁阀等)如采用快速接头(如公母插)连接,则元件侧采用公接头,控制侧采用母接头。
6、 中间接线盒及机器人控制柜出入线口应使用固定头或护套密封防尘。
7、 各操作盘、手控盒上的标牌应端正整齐,整体大小一致。
8、 电机电缆应独立与其它电缆走线。编码器线与电机线走线应分开至少300mm。捅死避免电机电路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,为有效抑制电磁波辐射盒传导。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。
9、 控制电缆尽量使用屏蔽电缆,模拟信号(数字脉冲信号)的传输线应使用双绞屏蔽线(如上海江通6*0.2mm2或金子电线)。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两端接地,避免使用长电缆(不超过20米)。
10、 拖链走线应尽量采用拖链专用高柔性电缆,拖链内各线管不可扎在一起。拖链两端线管应固定。
通常,综合布线由主配线架(MDF)、分配线架(IDF)、信息插座等基本单元经线缆连接组成。主配线架放在设备间,分配线架放在楼层配线间,信息插座安装在工作区。规划比较大的建筑物,在分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也可设置交叉配线架,网络布线,中间交叉配线架(ICF)安装在二级交接间。连接主配线架和分配线架的线缆称为干线,连接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的线缆称为水平线。若有二级交接,连接主配线架和中间交叉配线架的线缆也称为干线;连接中间交叉配线架和信息插座的线缆统称为水平线。
您好,欢迎莅临芜湖勇创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